(相关资料图)
人民网六安8月19日电(记者高飞跃)为纪念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,弘扬和传承老区人民战天斗地的拼搏精神,8月19日,由中共安徽省委宣传部、中共安徽省委党史研究院、安徽省水利厅、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、中共六安市委、六安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纪念淠史杭工程开工建设65周年大会在安徽六安召开。
巍巍大别山,滔滔淠史杭!淠史杭灌区是新中国成立后,在党的领导下,安徽人民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创建的全国最大灌区,有着“新中国水利史上的奇迹”的美誉。历时14年的淠史杭工程建设展现了六安人民“自力更生、顽强拼搏、牺牲奉献、科学求实”的优良作风和精神风貌。
工程自建成运行以来,在防洪保安、农业生产、城乡供水、生态涵养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,为皖豫两省4市17个县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。
据了解,灌区内佛子岭、梅山、磨子潭、响洪甸、龙河口、白莲崖六大水库建成以来,已累计为淮河、巢湖拦蓄1500m³/s(流量)以上的洪峰200多次;灌区内渠系发达、连通河湖,有力保障了行洪畅通。据统计,淠史杭灌区年均防洪减灾效益超过4亿元,防洪保安作用十分显著。
淠史杭灌区建成以来,已累计灌溉供水1786亿立方米、灌溉农田5.2亿亩、助推粮食增产1590亿斤,正常年份灌区粮食产量稳定在140亿斤以上、亩产超过1200斤,是全省乃至全国的重要“粮仓”。
六大水库蓄积的70多亿方优质水资源,为六安、合肥等城市和灌区内近100个乡镇提供了优质可靠的水源,保障了近1400万人口的饮水安全,满足了全省1/4人口的用水需求。同时,灌区也为六安、合肥等城市城镇化、工业化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水资源支撑。
此外,灌区为生态环境提升作出了重要贡献。灌区内六大水库水质常年保持在Ⅱ类以上,每年为下游生态补水3亿立方米左右,构建了覆盖1.4万平方公里国土的庞大水生态系统,形成了山高水长、林茂草丰的优美生态,使昔日十年九旱、赤地千里的江淮分水岭地区成为流水潺潺、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福地。
从1996年至2020年,淠史杭灌区共实施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268个,累计投资31.07亿元。从2021年起,淠史杭灌区进入现代化改造阶段,数字灌区体系建设也被纳入规划中。如今,灌区立体感知网基本建成,汇集监测站点3865处,基本覆盖灌区水源工程、渠首及主要骨干渠道和建筑物,重点支撑了雨情系统、水情监测和供水计量系统、视频监控系统和闸控系统等应用。
展望未来,不断完善的淠史杭灌区将持续焕发生机活力,为老区开创绿色振兴赶超发展新局面作出新的贡献。
标签: